添加时间: | 2016-10-24 16:28:52 |
---|---|
推荐度: | ![]() ![]() ![]() ![]() ![]() |
场地选择与综合环境因子紧密结合这源自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城市,望山相地是建城之初的必须;在古罗马的观念中,人对环境投射自我,从而关怀建城环境。
我们在成都兴义生态小镇的规划设计中,延伸这一概念。场镇开发及生态廊道的选址,必须具备综合目标,也即“综合效益最大的选址”。和英国weddle公司一起,我们仔细梳理基地现状的景观环境特征,从生态价值、景观视觉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的影响分布分别制图,判定价值高区——价值低区,再将各图相互叠加,形成总体环境因子敏感度的复合影响图;然后,挑选敏感度较小的地区,安排不同的开发建设用地及生态农业用地,尽可能地保留基地林盘树木、形成生态廊道以联系生态斑块;挑选敏感度较高的地区,保育并提升其生态及景观价值;而当敏感度较高的地区又被规划为开发建设用地的情况,我们坚持进行生态景观结合的半保育型建设方案。例如花红堰周边的商业开发,我们就定义为半生态保育模式,把堰渠沿岸生态环境仔细分段,选址合适的开发段(及可以结合自然环境商业开发)和保育段(保护并整治沿河的树木、竹林,不允许砍伐后开发),从而把有机生态环境要素和沿河商业建筑开发有机结合了起来。
可再生能源与废弃物利用和社区建造景观紧密联系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在有一定动迁量的地区进行城市设计时也应加以重视。在《成都兴义生态小镇规划设计》项目中,我们规划4处建筑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地,以便再利用到下阶段的具体建设中,例如用于开发建设区人工场地平整,景观铺地和生态农场外围的人工观景坡。
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名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成立于 1953年,是一家具有工程咨询、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智能化及系统工程设计资质的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具规模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