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世界乒乓文化新地标即将矗立浦江之畔

——

打印本文             

张继科、马龙、许昕等队员的花式球技

再一次为他们带来不少“迷弟迷妹”!

也更加证明了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不可撼动的地位~那小伙伴们对我们的国球文化到底了解多少呢?日前,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破土动工啦!一年后,一座世界乒乓文化新地标将在黄浦江畔矗立!让你能在这里全方位了解乒乓文化~

85.jpg

2013年5月,国际乒联宣布将位于瑞士洛桑的乒乓球博物馆迁往中国上海,这也标志着以乒乓球运动为中心的文化平台向上海转移。

  建成后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是公益非营利性、唯一性、永久性机构,也将成为第一个引入中国的国际级体育类专业博物馆。据悉,两个博物馆将于2017年10月底试运行。

86.jpg

  十九世纪末,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上海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年),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文具店老板王道平到日本采购文具时,购回一些乒乓器材在店内销售。为了打开销路,王老板在店堂内组织示范表演,吸引顾客。久而久之,乒乓运动就在店堂广告中传开。
  上海的乒乓球运动群众基础广泛。特别是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曾经为中国乒乓球队培养输送了12位国手,120多位省、市级运动员,是名副其实的“乒乓球冠军的摇篮”。
  国际乒联博物馆落沪,足以展现上海作为中国“乒乓摇篮”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精神。

 

从“养狼”到全民文化  中国在乒乓球运动上的“世界霸主”地位,决定了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需承担起推广这项运动的责任。
  从2009年起,中国乒乓球队提出“养狼计划”。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国乒的垄断仍没有被打破,而且“养狼计划”仍局限于乒乓球的竞技层面。正在“第三次创业”的国乒试图走出传统的小格局,把乒乓球从全民竞技、全民娱乐上升到全民文化。借助国际乒联博物馆这个文化平台,不但可以深入了解乒乓球的历史,还可以挖掘乒乓球的文化价值,从了解到尊重,推动乒乓球运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国际乒联博物馆从瑞士洛桑搬迁到上海,也高度契合了中国乒乓球“第三次创业”的内涵。

87.jpg

挖掘多元社会价值  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项目也承载着教育功能。国际乒联博物馆现有藏品7000余件,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现有藏品5000余件。这些珍贵的展品可以充分展示世界乒乓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光辉历史。
 乒乓球博物馆位于上海市局门路黄浦江畔。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主要功能集展示收藏、教育研究、体验互动、国际交流等多种功能。4000平方米陈列区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 600平方米乒乓球体验互动区依托多媒体科技以及远程互动技术,是最具活力区域。建筑外观形态攀腾而上,象征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力量。

该项目由上海院原创设计,目前深化设计已完成,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乒乓球博物馆的建设,必将与体育强国战略相吻合,必将为黄浦江畔新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评论COMMENT

——

用户名 Name
评论 Comment

案例项目最专业的品牌服务,为您创作更高的价值

——

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名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成立于 1953年,是一家具有工程咨询、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智能化及系统工程设计资质的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具规模的设

Learn more

pauloq*

地 址:河南宝祺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888-88888888 传 真:888-88888888 邮 箱:[email protected] 邮政编码:136000

Copyright ©pauloq*,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msEasy   豫ICP备2021029343号-1留言